1.中古分期
中古世紀初期(AD 500-1000)
中古世紀盛期(AD 1000-1300)
中古世紀晚期(AD 1300-1500)
2.時代特徵
人道主義與人為宇宙中最重要的生物
關注焦點為現世的事務
傾向冒險及征服生活的炫耀與崇拜,取代早期基督教謙卑退讓的觀念
城市高度的繁榮與自由,取代莊園封閉生活型態
3.重要發展
基督教分裂
十字軍東征
農業革命
城市發展
黑死病
4.基督教分裂
時間:AD 1054
遠因
遷往君士坦丁的行動
國王兼任教宗的統治
基本教條神學的歧見
近因:文化和語言的不同
5.
發展
希臘正教:政教合一
羅馬公教:政教分離
歧見
「凱薩教皇主義」與「彼得磐石說」
對耶穌基督的地位的認同產生了差異
羅馬公教的「教皇為神人亦人神」,反了東正教觀念中對基本教義「人類的原罪」的認識。
對聖母瑪麗亞的地位認知不同
羅馬公教認為信眾透過對教會的奉獻,而可以得到教會的救贖;東正教否認了人間的教會有權給予所謂的「救贖」。
6.十字軍東征
時間:AD 1096-1271
次數:八次
起因:解救聖地和拜占庭帝國
7.
過程:AD 1095.11.25,教宗烏爾朋二世應東羅馬皇帝使節請求,宣佈組軍,「對抗回教徒,收復聖地,拯救東方的基督徒」;在場的教士與貴族高呼「天主所願」,各自在胸前置放十字標記,以示為信仰奉獻的決心。教宗隨即派遣宣道者四處宣傳徵召「十字軍」,獲得教友的熱烈回應,開啟了基督徒對抗伊斯蘭教的聖戰。
8.
意義:
它是全面性的,全歐洲的人,不分貧富貴賤,共同參與此一基督教聖戰運動
它持續進行了將近二百年,伴隨著歐洲邁入近代,成歐洲擴張藉口中的道德標讖,聖戰的符碼
它的影響深遠廣大,它對于東西交通、長程經濟貿易、人文古典學術研究、教會地位的提昇、王權伸張、民族意識的興起、騎士文學的創作、中古封建社會的開放等等都有一定的貢獻。
9.
失敗
除了第一次十字軍以外,都未曾收復聖地。
十字軍缺陷多,例如根本沒組織、軍紀散漫、作戰時沒有統一號令者、亦無後勤供應的制度等。
整個十字軍運動失去社會後盾:騎士精神在(十三世紀)新政治和新社會裏,喪失其傳統地位。
10.農業革命
原因
重犁的運用
三田制的發展
馬匹耕田及新型馬軛的發明
鐵的普遍使用
→糧食增加、人口增加
→多餘的勞動力,從事其他活動(商業、手工業)
11.
結果
出現較大規模農業經營走向多樣化和專業化
幫助維持城市的成長:人口增加→勞動力進入城市
提高君主與大地主的收入
歐洲經濟復甦、繁榮→歐洲人民態度轉變更為樂觀、積極與樂於冒險
12.城市發展
起因:隨著十字軍東征及商業復活,自由城市開始興起─商人階級趁機向國王和領主要求各種權利。
市民爭取到,只要城市定期繳納稅金,國王或領主就不能干涉城市的日常事務。
市民並爭取到司法自治或獨立的特權,市民有權要求在自己城市的法庭,由市民選出的法官依照該城市的習慣進行訴訟。
伴隨著城市的興起,出現行會的組織。在行會中,會員必須平等分享營業機會,彼此不得壟斷商業利益。
13.
城市革命的意義
城市獨立成為城市國家,擁有自治權
城市成為知識發展的源頭,幫助學校的建立與發展
城市商業繁榮,促進資本主義在城市的萌芽
城市居民自莊園身分解放,成為新興中產階級─布爾喬亞
14.黑死病
黑死病分成兩種
淋巴線鼠疫:因跳蚤叮咬而感染,病人腋下會出現大腫塊,四肢也會出現黑色斑點,腹瀉不止,三到五天就會喪命。
肺鼠疫:經由呼吸感染。
AD 1347-1350,已有兩千五百萬人喪生;AD 1300-1450,歐洲人口減少一半到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f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