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上課內容-

投影片 1 美洲古文明
投影片 2 地圖
投影片 3 人種由來
•過去一般都把美洲土著稱之為紅種人,這是個誤會,因為印地安人皮膚實際上並不紅,他們只是常把紅色顏料塗在臉上。
•一般認為,印地安人是蒙古人種的一支,大約在一萬兩千年至一萬五千年前,從亞洲東北部通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又經過長期的不斷遷徙和移居,終於散佈到南北美洲的全境。近來有些學者則提出,除蒙古人種,有一部分印地班人是屬於澳大利亞的美拉尼亞人種。

投影片 4
•印地安人的分佈非常廣泛,種族也非常複雜。各個部落和種族間有各自的語言,膚色也不盡相同。
•部落分佈情況大致如下:從北部的愛斯基摩人、加拿大的阿爾岡京人(Algonquins)、美國的易洛魁人(Iroquois)、墨西哥的阿茲提克人、托爾堤克人,中美洲的馬雅人、加勒比海的阿拉華克人(Arawaks)、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的奇布洽斯人(Chibchas),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的印加人,阿根廷、巴拉圭的瓜拿納人(Guaranis)、及智利的阿拉可尼人(Araucanians)。

投影片 5 印地安人

投影片 6 印地安人

投影片 7 北美洲文化
•文化特色
1.文化水準較中南美洲低
2.創造複雜的社會,進行長距離貿易
•文化概況
1.政治:爭奪土地戰爭多,以部落組織與政治性聯盟互保
2.經濟:北美各角落皆有貿易網存在
3.社會:重視家庭,多採大家庭模式
4.宗教:視土地為神聖,不得買賣;各族有各自的圖騰為部落象徵

投影片 8 北美印地安人部落

投影片 9 中美洲文化

投影片10 地理位置
•西班牙語系國家:有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
•法語系國家海地;
•英語系國家:貝里斯、牙買加、蘇利南、聖文森等。

投影片11 馬雅文化
•地區: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
•歷史
1.前古典期
2.古典期:文化高峰期,亦為馬雅帝國盛期。時間約在AD 319-987,形成城邦制。
3.後古典期:文化漸次衰微,時間約在AD 1200 -1450之間,發展為小王國制,建築以小巧玲瓏取勝,代表為奇琴伊察(Chichen Itza)的螺旋天文台和塔廟。

投影片12 奇琴伊察的塔廟

投影片13 奇琴伊察的天文台

投影片14
•宗教
1.生活以宗教信仰為中心:屬於自然崇拜的多神信仰,從出生、死亡、農業活動、四時記載、天文、建築都深受宗教影響。
2.演變:教士階層出現後,改變了宗教儀式、祭典,而宗教開始含有強烈的政治意圖。
3.以人活祭:原本祭典中以鮮花來奉獻給神,來抓其他部落的人來當祭品、最後本地罪犯也成為祭品。這樣不人道行為的存在主要是領導階層欲藉此讓民眾順從、服侍高層並高成一座座雄偉的神殿。

投影片15 馬雅文化─雨神
金字塔旁邊有一個水池叫 Cenote,古馬雅人認為這裡是雨神居住的聖湖,所以投入大量的金銀珠寶和用少女淨身沐浴後活生生丟入湖裡來祭祀雨神。後來有位美國人以 17 塊美金買下了這個湖,從裡頭撈出了許多珠寶和骷髏就是證明。

投影片16
舊城內有墨西哥境內最大的球戲場地在古代馬雅的球戲中,被選中參加球賽的選手可以提高社會地位,為神打球是至高榮譽。他們都是拼了命要贏得勝利的球員,比賽結束,輸的隊員要將頭臚砍下獻給神明,這樣也表示自己被晉升至神格的地位,受所有人的膜拜,球賽輸了也是敗者猶榮。所以雖然球賽輸的一隊要當犧牲品祭祀,還是有很多馬雅勇士希望被選做球員。(還有另一派學者認為在球賽後,是勝利的隊伍隊長要犧牲給神,因為他神勇的血灑在土地上,會帶給馬雅繁華。)

投影片17
•政治:馬雅的政治組織類似古希臘的城邦制,每個城邦由許多部落組成,各有特色,互不隸屬。城邦的首領身兼行政及宗教的最高領袖,擁有相當的權力。
•社會:分為貴族、教士、平民及奴隸四個階層,平民沒有升遷機會;整個社會相當團結、合作,少有衝突。

投影片18
•曆法:馬雅人的天文曆法相當進步,他們的曆法比當時羅馬人的還要精準。太陽曆為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及宗教曆有兩百六十天。宗教曆有十三個月,每月二十天;太陽曆有十八個月,每月也是二十天,另外五天是額外的,是不祥的日子。馬雅人認為太陽曆及宗教曆循環一次五十二年為一個世紀,亦即世界末日的到來;因此,他們會用人祭祀來懇求神准許他們再活一個世紀。

投影片19 馬雅曆法

投影片20
•數學:他們在數學上發現零的妙用,並採用二十進位法。
•毀滅
1.亡於西班牙人
2.城市間的戰爭,使人們避居叢林
3.人口增加和耕地過度使用

投影片21 馬雅藝術

投影片22 阿茲特克文化
•地區:墨西哥中部,今天墨西哥市為中心的河谷地區
•源起:阿茲特克人原居住在墨西哥西北部一帶荒漠旱地的遊牧民族,在13世紀左右往南遷徙,當抵達德斯科科(Lake Texcoco)湖邊時,突然發現一隻老鷹停在仙人掌上,口裡叼著一條蛇。這個意像告訴他們應該在這裡建造城市。1325年阿茲特克人在這個地方建立了特諾奇提特蘭(Tenochtitlán),一座巨大的人工島,現在墨西哥城的中心。

投影片23 阿茲特克帝國

投影片24 特諾奇特提蘭

投影片25
•政治:建國後,不斷征服鄰近地區,並向被征服者索取供品,以狀大自己。西元1500年時,發展為中美洲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帝國。
•社會:發展出嚴格的階級,包含王室、教士、貴族、商人、自由民及奴隸,其中最重要的職業是戰士。

投影片26
•曆法:阿茲特克人繼承馬雅人的天文和數學知識,重視星座和行星運行所構成的天象,並以其信仰觀念解釋它對人類命運的影響。他們擁有260日的宗教曆法和365日的太陽曆法,認為各個時辰皆各有其守護神,人的命運皆受出生時辰的影響與制約。

投影片27
•祭祀:阿茲特克人對於人死後之事甚為關切,認為戰死者、作為犧牲獻祭者、經商途中被害的商人的靈魂可昇天國;死於首次分娩的女子即成聖女;其餘人死後的靈魂則下到沙漠之底,最終化為烏有。儀式多在特定的庭院中舉行,參與者登上金字塔形的高壇,邊獻祭邊歌舞。有時使用木鼓、陶笛奏樂,並焚香。常以果品、鮮花為祭品,有時並殺活人祭神。

投影片28
•經濟:農業是阿茲特克的基礎,玉米是他們的主食。阿茲特克的土地擁有權與管理權是屬於部落而非個人的,土地是世襲制,若無後代或兩年沒有耕種則歸還部落。後來人口不斷增加、土地不足,便藉著向外侵略,擴張其領土。
•貿易:阿茲特克缺乏錢幣,因而交易多為以物易物,或是以可可做為代幣。

投影片29 馬雅人的宇宙觀

投影片30
•藝術:主要表現在建築、雕刻及舞蹈上。
1.建築藝術展現在神殿建築上,多半相當高大雄偉且面積寬廣。
2.雕刻:以浮雕為主,不論是抽象或實物,雕工極為精細,且不限任何材質,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代表收獲的男女神雕。
3.舞蹈:阿茲特克的舞蹈因宗教慶典而存在,但是土著舞蹈多半已失傳。

投影片31 南美洲文化

投影片32 印加文化
•種族:來自安地斯高原,自認為太陽神的後裔
•建國:至1500年於南美洲西岸建立大帝國
•範圍: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及阿根廷。

投影片33
•傳說:太陽神在的的喀喀湖的島上,創造了一個男人和他的妻子,使他們成為王與王后,並令他們外出尋找建立部族的基地,他們走進了谷地,把人民召集在一起,共同建築了庫斯科城,從此之後,印加族就以庫斯科為中心,逐漸向外擴張。

投影片34
政治:是一個標準的中央集權制,將全國為分四個行政區,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同時被稱為「太陽之子」,職位世襲。每征服一個地區,保留1/3給被征服者,1/3給印加人,1/3給國王;同時吸收被征服者的神,地位較低,對被征服者採同化政策,並規定他們學習印加人的語言,藉語言的一致,強化印加帝國的統一和鞏固。

投影片35
•交通:綿密便捷的交通網是印加帝國軍事爭戰、發展經濟及行政體系的基礎。目前已知印加帝國有紀錄的道路總長二萬三千一百三十九公里。加上類似中國古代驛站的設立,始得訊息傳遞相當快速。

投影片36
宗教:特別崇拜太陽,自稱太陽的兒女,首都庫斯科的太陽廟是最大的祭拜中心。

投影片37 印加人的宇宙觀

投影片38 地理大發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f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