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上課內容-西亞

投影片1 圖─西亞
投影片2 地理環境
•地形開闊
•氣候炎熱潮濕
•美索不達米亞=兩河之間
1. 底格里斯河
2. 幼發拉底河
投影片3 圖─兩河
投影片4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一片敞開的土地,缺乏地理屏障以保護市鎮,整部美索不達米亞歷史就是當地城邦與外來入侵勢力的對抗史,因此建築對於蘇美人的生活保障就格外重要。西元前六千五百年到西元前三千七百年之間,有一批人陸續從其他地方移居到蘇美(Sumer)地區,定居之後被稱為蘇美人(Sumerian)。他們由於學會如何控制河水,將原來不適合農業生產的貧瘠土地變成綠洲,因而逐漸落戶形成聚落以及市鎮。
投影片5
蘇美人開始建造聚落以及市鎮,同時創造出美索不達米亞的最初文明,蘇美文明。 城市的興起大大轉變了群體的組織以及社會的關係。為了應付這種現象,人們仍創造了一種新的溝通工具-文字。文字記載是把語言或思想用一套肉眼可以辨識約定成俗的書寫符號系統耐久地表示出來。這項對人類極重大的發明是一步一步歷經歲月完成的。
投影片6 人文概況
人口和種族─西亞約有人口兩億五千多萬,分屬以下各族:
1.阿拉伯人
2.土耳其人
3.波斯人
4.猶太人
投影片7 歷史演變
•兩河流域
1.蘇美人
2.巴比倫人
3.亞述人
4.加爾底亞人
•地中海東岸
1.腓尼基人
2.敘利亞人
3.希伯來人
•伊朗高原─波斯人
投影片8 蘇美城邦+蘇美地圖
投影片9 蘇美人
對古文明的貢獻有:
A、創造楔形文字(Cuneiform):用蘆葦的莖或前端削尖的金屬,在泥版上書寫而成的繪畫式文字。
B、在度量衡制度方面,常以「十二」為單位,計算則以六十為單位。
C、發明陰曆,以月亮圓缺為標準,算出一年十二個月,數年後增一潤月,和我國陰曆近似。
投影片10 巴比倫帝國+巴比倫地圖
投影片11 巴比倫人
征服蘇美人,建立巴比倫帝國,以巴比倫為首都,文化上最大的成就在於編成了世界最早之成文法典-「漢摩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
投影片12 亞述帝國+亞述地圖
投影片13 亞述人
繼巴比倫人在兩河流域的建國者,是西亞各族中武功最盛的國家,曾先後征服腓尼基人(Phoenician)、以色列人(Israel-ite),一度佔領埃及部份土地,而成為地跨亞、非的大帝國,在文化上的貢獻有:
A.建立人類史上最早的圖書館,國都尼尼微(Nineveh)的王家圖書館收藏了泥版書兩萬兩千多冊。
B.發明世界最早的郵政制度,以尼尼微為中心修建公路、設驛站,派專人傳送政府政令等。
投影片14 加爾底亞人
滅亞述人後建國,因以巴比倫為首都,故又稱新巴比倫帝國,對天文學最有貢獻。
A.訂定黃道十二宮的星座。
B.能預測日、月蝕和發現五大行星,並在巴比倫城建七星壇,祭拜日、月和五大行星,由此足證其研究天文學的動機在宗教,有很濃厚的迷信色彩,只能稱之為占星學。但他們所發現的許多天文現象,卻是後來天文學的重要基礎。
投影片15
C.「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是古代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梯斯公主為王后。公主(Amanis)美麗可人,深得國王的寵愛,可是時間一長,公主愁容漸生。國王不知何故,經過詢問之後了解原來公主害了思鄉病。於是,他下令工匠按照公主的故鄉景色,在他的宮殿裏,建造了層層疊疊的階梯型花園,上面栽滿了奇花異草,並在園中開闢了幽靜的山間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們還在花園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樓,矗立在空中。巧奪開工的園林景色終於博得公主的歡心。由於花園比宮牆還要高,給人感覺像是整個御花園懸掛在空中,因此被稱為「空中花園」。
投影片16 腓尼基人+貿易範圍圖
投影片17 腓尼基人
定居於敘利亞沿海,即今黎巴嫩一帶。是最早下地中海通商建立海軍的民族,並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其中最大的首推北非的迦太基城(Carthage),在文明的傳播上功不可沒,將西亞和埃及文明帶入愛琴海,促使愛琴文明的產生,其中以腓尼基字母對歐洲的影響最大。
投影片18 亞拉米人=敘利亞人
定居於敘利亞境內。曾建立三小國,和腓尼基人一樣,亦是經商高手,因需要而取用埃及字母編成自己的文字,後來他們的字母隨經商而東傳,波斯人將之演變成波斯文,印度人將之演變成梵文,傳入中國則成為藏文、蒙文、滿文的字母。
投影片19 希伯來人=猶太人+地圖
原定居於巴勒斯坦(Palestine),B.C.1600年因避災荒逃入埃及。B.C.1020年由埃及逃亡回來後,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建立希伯來王國。
投影片20
約一百年後即分裂為以色列和猶太,希伯來人勢力從此衰退。以色列和猶太先後被亞述和加爾底亞人所滅,之後又先後被各族入侵者統治,到羅馬時代更被迫遷離巴勒斯坦,而散居中東和北非等地,近代更隨著回教勢力而遷移歐洲,進而美洲各地均有猶太人足跡。在文化上最大的貢獻是創了一神教的信仰(耶和華 Jehovah),亦即今天的猶太教,更影響了後來基督教的創立。
投影片21 伊朗高原:波斯帝國+地圖
投影片22
上古時代在伊朗高原定居的種族眾多,最後由阿利安人(Aryan)的一支,波斯人酋長居魯士(Cyrus) 在此建立了波斯帝國,到大流士(Darius Ⅰ)在位時擴張成雄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除了阿拉伯半島以外,西亞均在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
在文化上最大的貢獻是祆教(Zoroasrianism),後來祆教也產生不少支派,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太陽教(Mithracism)和摩尼教(Manicheism),前者曾盛行於羅馬,後者在唐朝時曾傳入中國。
投影片23 生活型態:食、衣、住、行
投影片24 住屋+住屋結構
投影片25 文化成就
•最早的楔形文字
•最早的法律判例
•最早的農民曆書
•最早的科技知識
•最早的史詩與神話
•最早的學校與圖書館
•最早的宇宙觀與倫理觀
投影片26 蘇美人
蘇美人創造楔形文字,用蘆葦的莖或前端削尖的金屬,在泥版上書寫而成的繪畫式文字
投影片27
蘇美文字是由圖畫文字演變成楔形文字,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大約在西元前2500年左右才告完成;發展為表詞音節文字,即用發音符號代替表意符號。
投影片28 緣起
最早的一位探險者是一位名叫皮托•德拉•凡勒的義大利人,他於1616年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凡勒安全返回了歐洲,並帶回了許多巴比倫遺跡中的紀念品,其中包括歐洲人首次見到的一種新的文字樣本。這種文字呈楔形符號,刻在陶碑上,後來被稱為楔形文字。
投影片29
1756年,丹麥國王派遣了一個6人科學考察隊去中東地區,其中5人暴病而亡,只有卡什登•尼伯1人設法到達了波塞波里斯(Persepolis )——具有2000年歷史的古波斯人的首都(如今的伊朗境內),他返回歐洲時,帶回許多在該地找到的楔形碑文,這些碑文於1772年發表,為後來奮力破譯楔形文字的學者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碑文中使用的一種語言被證實是古波斯文,已經以另一種文字形式為人所知。19世紀初,研究者們開始翻譯古波斯人的楔形文字。
投影片30 羅林森
他成功釋讀了古波斯楔形文字和埃蘭文,還破譯出約150個楔形文字符號的讀音,500個單詞和數十個專有名詞,被尊稱為“亞述學之父”。
投影片31 發現經過
他對比希斯屯(Behistun)郊外巨大的奇怪岩刻發生了興趣。岩刻所在處比小鎮高520米,而且從岩刻腳下到銘文頂處是104米高的、人工鏟平的陡立光滑的表面,ㄧ般人無法靠近銘文臨摹。在這幅浮雕上,偉大的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腳踩反叛者,在兩位全副武裝的波斯貴族陪伴下倚弓而立,傲視面前九個從頭到腳被拴著繩索的“反王”(即各地起來反抗他統治的國王)。浮雕人物邊上和底下的文字則分別用3種楔形文字刻寫著國王的豐功偉績。
投影片32 大流士征服異邦圖
投影片33 公元前十九世紀一封楔形文字的信及信封+圖
投影片34 腓尼基字母
投影片35 亞拉米文字
投影片36 漢摩拉比法典
漢摩拉比王將過去兩河流域傳下來的各種律法,參酌當時的風俗習慣,整理而成的有系統法典。將法底刻在一根黑色石柱上。
投影片37 他的想法
“ 給這片土地帶來正義的法律,去消滅缺德和邪惡的人,從而使強者不傷害弱者。”他堅信能夠“給臣民帶來長久福祉”唯一途徑是消滅人治,“以法治國”。
投影片38
「漢摩拉比法典碑」是法國考古學家在今日敘利亞境內所發掘的。西元前 2000 年後,居住在巴比倫及其周圍的民族越來越強大,當巴比倫國傳至漢摩拉比王,厲行社會改革,於是自西元前 1792 年到西元前 1750 年制訂了《漢摩拉比法典》,並刻成碑文以保存之。漢摩拉比法典碑上的楔形文字記載了 282(ㄧ說 285 ) 條法律,內容廣泛,包括租金、醫療、財產、誣告、偷竊等。對於有關親屬、財產等各種社會關係已有明確規定。
投影片39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 196 條和 197 條,寫著其中最著名的條文就是「如果自由人毀壞其他自由人的眼睛時,他本身的眼睛也將受損;若你折斷其他自由人的腳,你自己的腳也將被折毀。」,舊約聖經中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命抵命」據信來自於此。以現在的犯罪預防、矯治等刑罰學的觀點來看,「漢摩拉比法典」內容似乎太過嚴厲,但以當時的文明而言,強調法律是神授、公平的觀念是合理、公正的,因此它被認為是史上第一部強調「公平」的法典
投影片40 分類
「法典」共包括序文,正文(條文),結文三部分,這是古代空前的大法典。正文的282法律條款,大致可分為經濟法(物價,交易,關稅和商務),家庭法(婚姻,繼承等),刑法(傷害,竊盜等),和民法(債務,奴隸等)。大致說來,「漢摩拉比法典」不僅提供了當代的法律知識,也讓人們認識到當代的社會與經濟情況,對了解巴比倫的社會史極有助益。
投影片41 福利國家
確定基本商品每年的價格,限制利息率在20%,周密地調整家庭關系,保證度量衡的信譽,城市負責對本偵破的搶劫案或兇殺案的受害者作出賠償。“如果沒有抓獲攔路的強盜,遭搶劫者須以發誓的方式說明自己的損失,然後由發生搶劫案的地方或地區的市長或地方長官償還損失。”“如果是一條性命「已失去」,市長或地方長官須付銀子給死者親屬。”(法典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
投影片42 具有現代人之前各民族的共同特點
─對過去、現在和將來持靜止的觀點。法典是作為神的命令,是為了人類的利益能受到公正的對待而頒布的。法典生動、尖刻地詛咒了以後任何敢於篡改法典的統治者:“怨聲載道的統治,壽命不會長,將出現連年飢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將毀滅,人民將離散,王國將更換,他的名字永遠被人遺忘……他的幽魂‘在地獄裡’喝不到水。”
投影片43 蘇美人─陰曆+圖
投影片44 進位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數學基礎是進位法,時間量度的1小時=60分,1分=60秒就是出自古巴比倫人之手。這塊3800年前的泥板用楔形文字和圖案列出了一系列幾何練習題,年輕的巴比倫學生被要求計算出正方形內各個不同面積。
投影片45
•算術:古代巴比倫人計算程式是借助乘法表、倒數表、平方表、立方表等數表來實現的。巴比倫人書寫數字的方法,更值得我們注意。他們引入了以60為基底的進位(60進位) 。
•代數:許多泥書板中載有一次和二次方程的問題,他們解二次方程的過程與今天的配方法、公式法一致。
在1900B.C.~1600B.C.年間的一塊泥板上(普林頓 322號),記錄了一個數表,經研究發現其中有兩組數分別是邊長為整數的直角三角形斜邊邊長和一個直角邊邊長,由此推出另一個直角邊邊長,亦即得出不定方程X2+Y2=Z2的整數解。
• 幾何:他們已有相似三角形之對應邊成比例的知識,會計算簡單平面圖形的面積和簡單立體體積。我們現在把圓周分為360等分,也應歸功於古代巴比倫人。巴比倫幾何學的主要特徵更在於它的代數性質。
投影片46 圖
247 = 2•102 + 4•101 + 7•100 = 200 + 40 + 7
724 = 7•102 + 2•101 + 4•100 = 700 + 20 + 4
投影片47 數學計算工具+圖
投影片48 人身七等分圖+建築比例圖
投影片49 吉爾伽美什史詩+圖
• 史詩不是一人一時的著作,而是由許多民族不同作者的共同創作。
• 它是初民社會流傳的口頭文學。
• 主角吉爾伽美什是烏魯克城的統治者,根據蘇美人的傳說,他是一位既英勇又英俊的人物,史詩說,他有三分之一的人性,三分之二的神性。
• 「吉爾伽美什」史詩含三大部分:吉爾伽美什和恩基杜化敵為友的情誼、大洪水的故事和陰曹地府的故事。由於恩基杜之死,讓吉爾伽美什嚮往永生,追尋永生的靈藥,誰料,竟徒勞而無功。
投影片50
• 故事迂迴曲折,情節跌宕起伏,語言十分優美
• 生動地反映了人們探索生死奧秘這一自然規律的願望,也表現了人們反抗神意但最終難逃失敗的悲劇色彩。
• 史詩雖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真實的歷史過程。在巴比倫時期的泥版以及石刻中,許多是以吉爾伽美什的傳奇故事為題材的,說明該史詩不僅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而且也有重要的史學價值。
投影片51 洪水傳說
遠古時代地球曾經發生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洪水。在泥版上記載:遙遠的年代,四位神靈共同統治這個地球:蒼天之神、大護法神、戰爭與愛的女神、水神。
當時地球上人煙十分稠密,人類不斷繁衍,整個世界充滿噪音,如同野牛吼叫,吵得天神不能成眠。大護法神聽到人間的喧囂,便對座上諸神說道:「人類的喧鬧實在刺耳,吵得我們不能安寧。」於是眾神決定消滅人類。
投影片52 世界上最的學校-泥版書屋+圖
投影片53 亞述巴尼拔圖書館
因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而得名,亞述巴尼拔是亞述末代國王,西元前668年至前627年在位。他自稱為“偉大英明及世界之王”,他在位時不僅使亞述帝國的疆域達到了極限,而且也是一位尊崇文化、博學多才、愛書入迷的國王。在圖書館遺址的一塊泥版上,亞述巴尼拔自述道:“我,亞述巴尼拔,受到納布智慧神的啟發,覺得有博覽群書的必要。我可以從它學到射、御以及治國平天下的本領。……讀書不但可以擴充知識和技藝,而且還可養成一種高貴的氣度。”因此,在他統治期間,在古都尼尼微修建了著名的亞述巴尼拔圖書館。
投影片54 發現者:萊爾德
亞述巴尼拔圖書館重現於世,應歸功於英國業餘考古學家萊爾德,可以說它是由萊爾德用他的鐵鍬公諸於世的。1849年,他在發掘尼尼微的亞述王宮遺址時,在亞述國王辛那赫裏布(西元前704年—前681年在位)的宮殿裏,發現了兩個像是後來增建的、作為圖書館的房間。其面積之大、藏書之多,即使按現代標準來說,“圖書館” 這一名稱也是毫不過分的。萊爾德在那兒發現了近三萬“冊”書,這是一個地道的泥版圖書館!
投影片55 圖書館特色
圖書館中的藏書門類齊全,包括哲學、數學、語言學、醫學、文學以及占星學等各類著作,幾乎囊括了當時的全部學識。其中的王朝世襲表、史事札記、宮廷敕令以及神話故事、歌謠和頌詩,為後人了解亞述帝國乃至整個亞述-巴比倫文明提供了鑰匙。尤其珍貴的是,在文學類泥版中,這裡藏有世界史上第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這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所創造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從圖書館藏書來看,亞述人已懂得對各類圖書進行分類和編目。對各類書籍,通常放在不同的位置加以區分。亞述書吏還在每塊泥版上附上題簽,標明該泥版所記載的內容。
投影片56
圖書館的藏書大部分是從全國各地傳抄的摹本,另一部分從私人處獲得。在尼尼微圖書館遺址,曾發現了亞述巴尼拔給一些文官的訓令,指示他們到各省去收集泥版圖書。其中一封這樣寫道:“接到此信之日,即帶舒瑪、其弟貝爾•埃梯爾、亞普拉及你認識的波西巴的一些藝術家去,盡可能收集人們家中及埃齊達神廟裏的泥版。”此外,亞述巴尼拔還雇有好多學者和抄寫員,專門抄寫各地的泥版和有價值的銘文。
投影片57 藝術表現-蘇美人+圖
投影片58 圖
在泰爾‧阿斯瑪﹝Tell Asmar﹞出土的這組大理石雕像,所有的雕像的眼睛都很大,以彩色材料鑲嵌而成。人物形象相當抽象,幾何化的簡化手法支配著形體的塑造,圓柱體與圓椎體是基本的造型。
投影片59 西亞古文明遺址+圖
投影片60 藝術表現-建築+圖
投影片61
烏爾南姆廟塔位在伊拉克烏爾城中心一個 6 米高的台地上,由城牆圍合的主廣場、廟塔和附屬的商業廣場組成,實際是包括廟宇、倉庫、商場等在內的一個社會活動中心。
投影片62
薩貢二世城堡位於一座四周有圍牆封閉的城堡裡,總長約 1.6 公里,主要的建材為泥磚,但牆基的外圍覆有厚石板,稱做豎石﹝orthostats﹞,這是亞述建築的一頂特色。
投影片63
大流士一世﹝Darius I﹞建造波斯波利斯宮的事蹟,可以做為波斯帝國強盛與當時的真實記錄,表現屬國歲歲朝貢的真實圖景。
投影片64 加爾底亞人的空中花園
投影片65
波斯人善於製造裝飾品的傳統,因此在宮廷生活中,大量使用許多金製與銀製的工藝品。令人嘆為觀止的金器作品可以從一個《金製角狀酒杯》(Golden rhyton)上看出來。這酒杯顯示了來自亞述和希臘的影響,但在強調色調和整個物件的架構上,則完全出自波斯傳統。
投影片66
亞述帝國的浮雕如︰《獵獅圖》;《垂死的獅子》(850BC,大英博物館);《戰車圖》,寫實技巧提高,形象準確生動,克服了概念化,尤其對動物形態的描寫,具有特殊天才的表現。
投影片67 腓尼基人的貨幣圖+玻璃水瓶圖
投影片68 大事紀要
公元前15000年 「肥沃月灣」的東方形成「美索不達米亞」。
公元前12500年 「肥沃月灣」的西部,傳統村落社會形成。
公元前9500年 新石器時代農業萌芽,從事種植生產大麥與小麥。
公元前8000年 新石器時代為文化開始。
公元前7500年 開始了畜牧活動,適用陶土作成工具,同時也使用石器。
公元前5000年 蘇美人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烏魯克,設立學校和圖書館。
公元前4500年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城市艾力都建立。
投影片69
公元前3500年 使用楔形文字,包含五、六百個表音符號。
公元前3100年 南方蘇美人進入城邦時代,主要的城邦有烏魯克、烏爾等。
公元前3300年 商業行為中使用陶球算石,泥板紀錄,六十進位法,使數字與圖像符號結合。
公元前3000年 城市紛紛在各地建立起來。
公元前2900年 早王朝時代人類第一布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Gilgamesh )"出現。對自己朋友死亡後的深沉悲哀和尋找不朽的動人故事。
公元前2300年 北方閃族建立阿卡得王朝。
公元前1900年 腓尼基人創文字。
投影片70
BC 1792年 漢摩拉比時代,漢摩拉比法典頒行。 BC 1700年 使用馬匹,兩輪站車改變戰爭型態﹔腓尼基人開始利用迦南人的文字,此為最早的字母。
公元前1600年 愛琴文化達到極盛時代
公元前1595年 巴比倫第三王朝,卡希特人統治時期,巴比倫事上的黑暗時代。
公元前1400年 中亞述時期,陶瓷公藝發達。
公元前1200年 阿拉姆遊牧民族入侵「美索不達米亞」,進入混亂時期﹔希伯來人離開埃及,定居巴勒斯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f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